設所策略目標 |
由於全球化及其相應的地方化或本土化的發展,人們需審慎的反思蓬勃發展中的博物館性質及其所隱含的社會文化意義與價值。 博物館事業不是一個中性的存在,博物館範疇具有跨領域科際整合性質,牽涉理論與實踐的面向。我們不但意識到不同類型的博物館所織造出來的意義之網與價值的 獨特性,也可發現臺灣博物館事業起步便捲入全球博物館「世界體系」的趨勢,面臨博物館本質和技術的問題。
博物館事業與博物館學隱含實用主義(pragmatism)的本質,博物館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實踐密不可分。正如同實用主義者的企圖,當代的博物館與博物館學,不以學院裏的學者之特殊思想為關鍵來賦予博物館意義和價值,而企圖以人類的行為為關鍵來使博物館具有價值和意義。二十世紀下半葉的「新博物館學」 (new museology)既蘊涵人本主義的色彩,也是一個具有整合意義的學問,除了強調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脈絡主義(contextualism),也講求事物的發生學、以及事物之間的連續性和等級的關係。完整的博物館的社會意義之達成,必須整合認同與價值、知識與事實、手段與目的、理論與實踐。做為經驗與知識之發展與傳遞的博物館詮釋和溝通行動(action of interpre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f museum),既具有工具主義(instrumentalism)的功能,便取得參與重構社會文化體系的可能性。
博物館的定義因社會變遷與文化發展而有所不同。近年英國博物館學會(Museums Association)便曾草擬一份「建立21世紀卓越博物館的宣言」。該宣言明確的指出,在社會經濟衝擊下,廣義的博物館是科學與藝術普及教育或終身 學習的中心,是公民與社區的空間(museums as civic and community spaces),是社會變遷與促進文化理解的機構(museums as agents for social change and promoting intercultural understanding),典藏人類文化遺產的博物館是創造力的觸媒(museum as catalysts for creativity),是旅遊與觀光的關鍵夥伴(museum as key partners in travel and tourism),也是文化研究與創新(research and renovation)事業中重要的一環。事實上,博物館也是生物多樣性與文化多樣性的中心(museums as centre for bio-cultural diversity)。在前述新角色之下,將博物館視為一個能動主體(agency)的文化研究更方興未艾。
博物館學是「研究博物館的學問」(”Museology” means “museum study”)。北藝大的博物館研究所,不但「嚐試追求臺灣博物館學基礎研究的卓越」,更將「強調知識與實踐共同成長的必要」,「關懷博 物館事業的社會文化相關性」,對臺灣各地的文化資產維護進行作深入的探討,達到將博物館學的知識回饋社會的目的。
|
▲TOP |
近程目標: |
1. 2. |
已達成透過研討會的舉辦,並依據學術交流合約,提出具體合作計畫(如出版專書)與亞洲(及歐洲)的博物館及博物館學界進行密切的交流與合作。 擴展學生的研究領域與視野,如於日本、香港、新加坡與東南亞等博物館進行實習與研究田野調查工作,建立亞洲博物館誌資料庫。 |
中程目標: |
1. 2. |
積極擴充博物館學相關圖書與資源。 (已於2014年6月獲得科技部300萬之博物館展示與蒐藏購書補助,將積極充實歐美及亞太地區博物館學專業之中、英、法及日文專業圖書。) 拓展學生國際視野,如邀請訪問學人、進行海外國際教學、海外實習及交換學生等。 |
長程目標: |
1. 2. |
成立跨國界研究團隊與計畫,並邀請客座教授教學。 成為亞洲博物館學研究與交流中心。 |
跨界結合之特色與資源 |
一、國立臺北藝術大學之特色與資源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已成立了許多跟博物館 / 美術館研究的相關研究所,例如,美術史研究所、美術創作研究所、造形藝術研究所、科技藝術研究所、戲劇研究所、劇場藝術研究所、音樂學研究所、舞蹈表演與創作研究所、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電影創作研究所、劇場設計學系、美術系。此外,目前校內也已成立或已規劃的幾個展演場所,都可視為不同藝術類型的博物館設施,例如:一、已經啟用的戲劇廳、舞蹈廳、荒山劇場、九二九希臘式戶外劇場、音樂廳、關渡美術館與藝文生態館。二、未來計畫陸續成立的各種展演場地:目前規劃結合各個表演藝術系所及其技術設備(劇場設計、服裝工廠、道具工廠、佈景、燈光室等)成立的大學「表演藝術博物館」。
上述場所都是「博物館研究所」重要的教學資源。建校以來,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已具備「大學博物館群」的規模,展現出跨領域藝術互動的局面,且擁有具特色 的師資,如能延伸到博物館研究的領域,建立教學平臺,可以朝向一個更為完整的藝術大學。前述各系所的(表演藝術、視覺藝術)專才,除了有助於發展博物館展示(平面、立體、數位)設計、藝術(導覽、劇場)教育等方面的學問之外,有關文化藝術管理以及文化資產的研究是臺北藝術大學近年來的特色之一,累積相當的教學研究成果,是「博物館研究所」在這方面發展的基礎。文化藝術管理課程將可以從「博物館研究所」與科博館獲得更豐沛的奧援,從事博物館(思想、政策、規劃設計、行政管理、觀眾研究、展示批判、博物館評量、博物館與社會文化發展等)實務研究,有助於提昇文化資源學院的「再現」與「創意」教學研究的深度與廣度。
二、穿梭邊界尋求創意的奧祕
如Terry Eagleton在After Theory(2003)一書所指出的:「同時的處於一個位置之內與之外往往能夠滋生最具創意的想法。那是個資源豐富的所在,儘管並非永遠是個毫無痛苦的地方。」(李尚遠譯 2005:57)換言之,本所與國內外多所博物館及系所合作,包括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法國國立自然史博物館及英國泰德現代美術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立臺灣博物館、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國立臺灣大學醫學人文博物館、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及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將「穿梭邊境」尋求創意,讓師生、研究所本身、教學與研究,處於人類學家Victor Turner 所說的「between and betwixt」的位置。
與國內外博物館合作的最大交集,在於「規劃」與「設計」的「創作」與「研究」面向。雙方研究員與教授,將互動為一個學術與實踐社群,合作培養國內迫切需要的 「博物館藝術與科學的詮釋與溝通研究和實踐的專才」,並通過博物館的實踐與實證研究,持續探問社會文化發展的議題。藉由人文藝術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博物館之規劃與設計、展示設計、展示評論等方面的研究與教學,培養在專業工作上可以成為臺灣的博物館學基礎研究工作者,既能釐清物件(包括蒐藏品與博物館 本身)知識的與美學的社會性及科學性,也探索促進社會大眾的人文藝術與自然科學的理解能力的操作模式與理論,並關懷臺灣當前的博物館、藝術、科學與社會文 化發展問題。合宜的博物館詮釋與溝通的(規劃、設計、執行)技術之學習與精進,不但對博物館工作有所助益,也可應用於備受威脅的文化 / 自然資產的維護,並監督政府政策(如博物館與美術館建構、社區營造、文化創意產業等)之施行。
|
▲TOP |
發展重點與方向:博物館學作為一個知識領域 |
1980年是臺灣有意識的開始進行文化建設的年代。不只臺灣當代博物館運動的肇始者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設立了籌備處,遍佈臺灣各地的縣市文化中心硬體完成、運轉、並開始尋求特色發展,臺灣博物館學的論述也自這個時期開始出現。例如,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出版的《博物館學季刊》(目前已經出版至十九卷,共計七十五期)、國立臺灣博物館的《臺灣博物》、國立歷史博物館的《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故宮博物院的《故宮文物月刊》、 臺北市立美術館的《現代美術》、國立臺灣美術館的《臺灣美術》、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的《美育》、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的《科技博物》等刊物,形成引介外來觀念和學術論述場域。
上述的博物館學論述至少有下列幾個特色。首先,臺灣博物館學的認識過程中,漸漸由編年紀事的歷史描述、技術與功能的引介,進入闡釋的、同時限理解的、 理論上的思考與辯證。其次,這些論述也相當程度的呈現了博物館學本土經驗上的收獲,實證研究的比例增加,而且開始在某些論題之上呈現累積。至少,不同社會文化體系中的博物館事業之例子的掌握、博物館之內在功能的反省、社會文化角色的本質及其變化、不同類型博物館的範疇與性質等,都得到一些注意力。而不同專業(如人類學、建築學、歷史學、生物學、行政學、教育學)等背景知識的投人,使當前的臺灣博物館研究有了基礎的業績。由於博物館事業的實用本質,這些關注著臺灣博物館及其學問之開展 curators,不但有落實實踐的技術與觀念,也懷抱使知識與生活相接連的熱忱;但這寥寥無幾的 curators,面對臺灣蓬勃的博物館運動,不免受到過度的需求,導致無法得到技術、經驗和思考上有意義的累積。更因為缺乏足夠的學術研究與傳遞基地, 使得博物館的理論發展和人才訓練受到極大的限制。當我們警覺到博物館的角色與功能在歷史的演變中逐漸的呈顯出民眾導向、經驗導向、未來導向的要求時,我們 更需要從較新的角度,型塑博物館學及其相關的社會文化事業。我們應當重視博物館專業能力(museum competence)的訓練和基礎博物館研究的建立。
為了達到上述目標,博物館研究(museum studies)必須探索博物館本質之真正關懷和方法論、理論的發展,持續的累積博物館工作的知識;在實踐的層面上,也必須追求具備操作性意義的博物館技術方面的教學與研究,嚴謹的對待管理與組織型態、保存與維護、博物館規劃與設計、展示與教育設計、媒體的開發與運用、展示批判等方面。我們應積極的探索有 關博物館哲學與實踐的原因及其原理的充分而有效的知識體系與方法論,並體會社會脈動、與社會文化需求對話。事實上,在我們嘗試研究以求增進社會大眾的 「museum literacy」的同時,也要深化博物館專業社群的「museum literacy and competency」。
博物館學作為一個知識領域(museology as a field of knowledge)的特徵與性質是什麼呢?博物館研究包含四個不同範疇:一、研究博物館的蒐藏品,二、博物館之存在哲學、目的與功能的研究,三、博物館 (蒐藏、展示、教育、研究、社會服務等)實體與其運作方式之研究,四、研究人與其所處環境(自然和社會文化)的關係。近三十年來,博物館學努力地爭取自成 一格地位,其學科的內在分支與方法論必須要有更細緻的區辨與規劃,並掌握其與地方性本質之關係。再說,博物館學本身的論述對象,除了重視博物館所收藏的 「物件」、博物館的「人與社會文化的關係」之外,晚近更興起博物館(展示與教育)之詮釋與溝通(interpre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f museum)的研究與教學。因此,因應當前國內博物館事業蓬勃發展之需要,博物館研究所必須提供人文藝術與科學整合之專業認知、理念思辯及實務經驗交流 的機會,培育博物館展示及教育等業務之規劃、設計與執行等方面之人才,提昇我國博物館從業人員之專業水準,並促進博物館學之發展。
|
▲TOP |
基本素養 | 核心能力 | |
1.知識學習與理解能力 2.跨領域整合與創新能力 3.社會關懷與連結的能力 4.批判的獨立思考能力 5.詮釋與溝通能力 |
1.博物館發展及理論認知與反思的能力 2.博物館展示策劃與評量的能力 3.博物館教育活動規劃與觀眾研究的能力 4.博物館文物研究與典藏實踐的能力 5.博物館各項策略計畫擬定與執行能力 6.博物館倫理的認知與實踐能力 |
課程規劃、教學方式與目的 |
博物館研究所的課程規劃,以「人文藝術學」與「社會科學」為經(「自然科學」為輔),「博物館比較研究」、「博物館詮釋與溝通研究」、「應用博物館學」等三學群為緯,區分為「必修」、「選修」與「碩士論文」三部分。此外,學生將在「獨立研究」與「博物館建構繁衍場域」中實踐(實習)。
博物館研究以複數形式博物館(museum entities)為探索主體,可以再區分為進行學理與知識論探討的「博物館學(museology),與記錄論述博物館工作專業發展的「博物館誌 (museography)」。前者的目標在於詮釋博物館做為一個社會文化生產、並傳遞知識價值的機制,致力於研究博物館本身及其所繁衍出來的觀念與思想模式、價值體系與組成方式。而後者則關注博物館事業實際運作的方法,博物館人掌握博物館誌知識與技術可以增進工作效能。博物館理論研究與博物館事業實際運作方法之學問相關而有所差異,二者應發展分別而互補的教學、研究與行動系統,組織「實踐網絡(network of practices)」與「實踐社群(community of practices)」。
博物館研究所的教學、研究與行動事業,將把握博物館學之理論與實務的分際與性質,在理論層面要清晰的展現學科精神、知識結構與研究方法,在實務層面要啟發與培養潛在的博物館相關工作者。課程的教學目的,不只在於「養成專業的博物館工作者」,也在於「培育博物館學的研究者,以及人文藝術學科、社會科學、自然科學之知識訊息溝 通傳播的研究者、教學者與行動者」。因此,教學與研究的內容,嘗試涵蓋闡釋不同地域、不同類型博物館(與美術館)的社會性與存在意義的議題。我們期待,不 論是教學者或求學者,能以「博物館展示」或 / 和「博物館教育」的發展面向,深入的把握某一種基礎學科、以某一個地方或區域為範疇、以某一類博物館為對象,藉以教學相長,並合力完成穿梭邊界的創意能力 之養成過程。
簡言之,本研究所之學術定位,是站在博物館與大學的基地,發展藝術、科學與社會文化研究研究的跨學科領域整合,涵納西方學術成就並推動本土化理論與實 踐模式的建構,嘗試通過研究、教學與實踐的多向途徑創建具有特色「臺灣的博物館學」,並期待以工藝與設計美學為基調參與「臺灣新博物館運動」。
|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