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論文名稱 | 指導教授 | 年度 |
林芊秀 | 「鼠輩傳奇」特展製作 | 劉德祥 | 98年1月 |
李芊緰 | 從展示衍生商品談博物館青年觀眾之回憶與學習 | 陳佳利 | 98年1月 |
余翎瑄 | 社區與藝術-藝術進入社區之發展型態 | 黃貞燕 | 98年1月 |
李慧敏 | 博物館展示與文化觀:以臺博館及史前館臺灣原住民族展示為例 | 王嵩山 | 98年7月 |
李冠瑩 | 博物館中的身體 | 王嵩山 | 98年7月 |
許珍瑋 | 國立臺灣博物館導覽志工學習經驗與脈絡之研究 | 陳佳利 | 98年7月 |
江濡因 | 龜山眷村故事館之建構與展示性別意象之研究 | 陳佳利 | 98年7月 |
張芸菁 | 蒐藏、文化與歷史:澎湖縣西嶼鄉二崁傳統博物館的一塊金門花崗石 | 王嵩山 | 98年7月 |
許善惠 | 博物館、展演與文化-以南島樂舞秀中之排灣新園部落展演為例 | 王嵩山 | 99年1月 |
黃書涵 | 「愛他,不HOT他」全球暖化特展對觀眾知識與態度的影響 | 劉德祥 | 99年1月 |
黃雅雯 | 博物館建築、空間與文化:以臺灣的七座客家博物館為例 | 王嵩山 | 99年1月 |
李捷葳 | 博物館展示中的音樂元素:兩個案例之研究 | 陳佳利 | 99年7月 |
劉曉樺 | Old is New!?故宮宣傳影片及青年觀眾解讀之研究 | 陳佳利 | 99年7月 |
李美儀 | 物、家族與時間觀:以臺中縣土牛客家文化館展示為例 | 王嵩山 | 99年7月 |
古佩玉 | 十三行博物館史前文化展示家庭觀眾互動與學習經驗之研究 | 陳佳利 | 99年7月 |
溫欣琳 | 產業遺產的展示詮釋:以高雄縣橋仔頭糖廠的製糖工場為例 | 黃貞燕 | 99年7月 |
楊力穎 | 數位科技對審美視覺的影響─以國立故宮博物院藝術品圖像化為例 | 廖仁義 | 100年1月 |
林穎楨 | 博物館展示中的健康觀 | 王嵩山 | 100年1月 |
柯秀雯 | 從爭議到合作:探討博物館在國際舞台發展的潛力 | 周文豪 | 100年7月 |
曹欽榮 | 紀念博物館、記憶研究與轉型正義—從國際經驗到綠島人權文化園區 | 廖仁義 | 100年7月 |
蔡佳育 | 探國小教師運用十三行博物館圖畫書融入教學參觀之研究 | 陳佳利 | 100年7月 |
林容君 | 生態實景展示中不同內容組織的展示板對觀眾學習成效之影響 | 劉德祥 | 100年7月 |
呂怡屏 | 異文化展示觀點的變遷―以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非洲展示為例 | 王嵩山 | 100年7月 |
康綉蘭 | 歷史建築空間的文化詮釋與再現—以國立臺灣博物館為例 | 黃貞燕 | 100年7月 |
郭芷維 | 小型美術館的展覽策略與實踐-以台北當代藝術館為例 | 廖仁義 | 100年7月 |
羅曉嵐 | 人類演化學說與周口店遺址博物館北京直立人展示 | 何傳坤 | 100年7月 |
張嘉閔 | 數位展示內容組織方式與先備知識對國中學生學習成效之影響 | 劉德祥 | 100年7月 |
陳英豪 | 文化展演中的集體記憶:頭城老街民間信仰的再詮釋 | 王嵩山 | 100年7月 |
楊愉珍 | 台北二二八紀念館常設展應用口述歷史之研究 | 陳佳利 | 101年1月 |
陳志偉 | 應用鄉土教育活化文化園區營運探討-以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為例 | 何傳坤 | 101年1月 |
陳奕良 | 博物館展示中的地方知識:三義木雕的詮釋 | 王嵩山 | 101年1月 |
王孝萱 | 以藝術之名─從「粉樂町」看當代藝術的展演現象 | 黃貞燕 | 101年1月 |
林婉綺 | 游移在社區營造與觀光之間:以劉興欽漫畫暨發明展覽館為例 | 陳佳利 | 101年6月 |
李瑋茹 | 地方振興、通俗文化、博物館-以日本鳥取縣境港市「妖怪之鄉﹞營造活動為例 | 黃貞燕 | 101年6月 |
尤芷鏞 | 博物館、儀式與物件:以賽夏族矮靈祭肩旗為例 | 王嵩山 | 101年6月 |
李惠玲 | 家族傳承,國家遺產:以Waddesdon Manor對於過去的再現為例 | 王嵩山 | 101年6月 |
林以婕 | 臺灣公立博物館社交媒體應用之差異及影響因素之探討 | 劉德祥 | 101年6月 |
陳麗郁 | 博物館展示歷史觀-以新加坡國家博物館的歷史展廳為例 | 王嵩山 | 101年6月 |
張英彥 | 中高齡觀眾的博物館學習活動經驗與需求研究-以自然科學博物館為例 | 張英彥 | 101年6月 |
冉挹芬 | 從生物多樣性資訊學觀點探討自然史博物館蒐藏數位化之應用 | 周文豪 | 101年6月 |
王若憶 | 博物館迓媽祖-北港媽祖文化大樓展示的詮釋與規劃 | 江韶瑩 | 102年1月 |
張敬宜 | 新聞攝影展示機制-以荷蘭阿姆斯特丹World Press Photo為例 | 廖仁義 | 102年1月 |
施佩其 | 地方知識與地方博物館:以苑裡藺草文化館為例 | 黃貞燕 | 102年5月 |
徐唯宸 | 眷村文化的保存與再現-以新竹市立眷村博物館的飲食方式展示為例 | 黃貞燕 | 102年6月 |
張瑋如 | 以博物館學的視角探討植物園教育的內涵與實行 | 楊宗愈 | 102年6月 |
楊育睿 | 卡拉瓦喬再現於羅浮宮:從感知與理解的面向探討藝術博物館的知識形成 | 廖仁義 | 102年6月 |
陳麗玲 | 博物館與文化創意產業的實踐 -以故宮「文創產業發展研習營」為例 | 黃貞燕 | 102年6月 |
余嘉盈 | 博物館與視障團體合作關係之探討–以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自然學友之家為例 | 陳佳利 | 102年7月 |
顏芝芸 | 兒童觀眾於高雄兒童美術館的遊戲互動與創作分享行為— 以「圖案,真奇妙!」特展為例 | 陳佳利 | 102年7月 |
林伯綸 | 文化意涵、經驗轉換與設計思考:以博物館商品為例 | 黃貞燕 | 102年7月 |
潘薏卉 | 圖像生命史考察:以臺博館藏潘敦畫像為中心 | 王嵩山 | 102年7月 |
楊孟倫 | 大學生參觀成大博物館之經驗與認同之研究 | 陳佳利 | 102年7月 |
王湘雯 | 神入歷史:博物館劇場中的歷史教育 | 陳佳利 | 103 年1 月 |
陳威廷 | 博物館展示中的族群意識觀—以新加坡土生文化館為例 | 王嵩山 | 103 年1 月 |
王湘文 | 流動的禮物:國立故宮博物院蒐藏史的研究(1950-2012) | 王嵩山 | 103 年6 月 |
林其昀 | 美術館特展做為美術史詮釋方式之研究-以國立台灣美術館「台灣美術家刺客列傳系列展」為例 | 廖仁義 | 103 年6 月 |
謝藝婷 | 物的社會生活與蒐藏:《格爾尼卡》的流動生命史 | 王嵩山 | 103 年6 月 |
塗惠雯 | 文學文物典藏與捐贈互動之研究— 以國立臺灣文學館琦君與姚一葦之文物捐贈為例 | 陳佳利 | 103 年7 月 |
張郁琪 | 女性的展示與被展示:以1876、1893、1915 年美國世界博覽會婦女館為例 | 王嵩山 | 103 年7 月 |
林筱筑 | 俄羅斯國家科學院人類學與民族學博物館中國廳之中國觀 | 王嵩山 | 103 年7 月 |
詹麗滿 | 博物館、儀式與世代傳承:以日本長浜市曳山博物館為例 | 王嵩山 | 103 年9 月 |
謝佩瑤 | 博物館、歷史觀與文化:以香港歷史博物館為例 | 王嵩山 | 103 年9 月 |
吳咨閔 | 身體觀的展演:舊金山卡斯楚GLBT 歷史博物館 | 王嵩山 | 104 年1 月 |
丁巧如 | 超越國族主義之「慰安婦」議題之反思與再現─日本「女性的戰爭與和平資料館」個案研究 | 陳佳利 | 104 年2 月 |
張釋 | 遷轉、邊界與認同: 新加坡博物館中早期華人移民勞工之再現 | 陳佳利 | 104 年2 月 |
林玫希 | 超越文學的觀看:日本源氏物語博物館中文化記憶的展示與詮釋 | 王嵩山 | 104 年2 月 |
林依靜 | 口述歷史、物件與博物館:以苗栗獅潭大家來寫村史計畫為例 | 黃貞燕 | 104 年2 月 |
陳郁茹 | 一個以「臺灣」為主體的敘事: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的歷史意識 | 陳其南 | 104 年2 月 |
陳郁婷 |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服裝展示中的女性意象 | 陳佳利 | 104 年8 月 |
許亞琦 | 法國龐畢度中心的當代藝術轉向:國立現代藝術博物館《當代典藏:1960 年迄今》常設展之研究 | 廖仁義 | 104 年9 月 |
李金賢 | 進出博物館之間:木乃伊柯象的再詮釋 | 王嵩山 | 104 年9 月 |
鍾如 | 從非觀眾研究探博物館大學生觀眾:以二二八國家紀念館為個案研究 | 陳佳利 | 104 年9 月 |
陳藝茹 | 文化地圖及空間文化的再現與學習─以城南文學地圖為例 | 黃貞燕 | 104 年9 月 |
楊子瑩 | 雕塑翻模作品的藝術價值及其博物館意義-以黃土水〈釋迦出山像〉為例 | 廖仁義 | 104 年9 月 |
羅珮慈 | 美術館的社區藝術實踐:臺北當代藝術館「街大歡囍」社區藝術節之研究 | 廖仁義 | 104 年9 月 |
董怡彣 | 「漫畫的蒐藏、詮釋與展示:以京都國際漫畫博物館及其特展《芭蕾漫畫美麗成永恆》展覽為例」 | 黃貞燕 | 104 年9 月 |
楊雅如 | 美術館中學習單的角色及功能: 以台北當代藝術館家庭觀眾學習單設計為例 | 陳佳利 | 105 年2 月 |
張康容 | 傳統手工藝生產性保護與社會企業的實踐-以藏族卓番林手工藝發展中心為例 | 黃貞燕 | 105 年2 月 |
杜麗琴 | 祖靈、敵人與藝術品:Toi moko 的回歸與連結的重建 | 王嵩山 | 105 年2 月 |
林佩樺 | 文化展示、族群意識與臺灣政治:客家文化活動與設施等「新事物」 | 陳其南 | 105年6月 |
余歡庭 | 博物館經驗與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的經濟價值 | 劉德祥 | 105年7月 |
毛冠智 | 校史室作為校園共同體的公共領域 | 張婉真 | 105年7月 |
黎芮伶 | 泰雅服飾文化的保存與當代詮釋:以野桐工坊的實踐為例 | 王嵩山 | 105年7月 |
陳柏蓉 | 市民參加的再生產實踐:以大阪市立自然史博物館為例 | 王嵩山 | 105年7月 |
周映劭 | 藝術的顛覆性及其社會價值:馬庫色《美學的面向》之研究 | 廖仁義 | 105年7月 |
林皓貞 | 「路徑」的當代想像:法屬新喀里多尼亞創造性文化傳承的實踐 | 王嵩山 | 105年7月 |
簡竹聆 | 可經驗的歷史:博物館歷史教育裡的戲劇與物件 | 王嵩山 | 105年7月 |
黃鴻鵬 | 地方歷史資源經營和社區營造:以西螺延平老街和螺陽文教基金會為例 | 黃貞燕 | 105年7月 |
許宇凱 | Rumah的建構與再現:以砂拉越文化村為例 | 王嵩山 | 105年7月 |
溫明儀 | 古川祭、博物館技術與文化展演 | 王嵩山 | 105年7月 |
張容慈 | 臺灣油畫修復觀念的發展 | 廖仁義 | 106年1月 |
蘇宛君 |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心智障礙者教育活動之研究 | 陳佳利 | 106年1月 |
彭君寧 | 玩具的蒐藏與詮釋-以日本玩具博物館與其扮家家酒玩具蒐藏為例 | 黃貞燕 | 106年7月 |
楊越涵 | 博物館社群媒體經營之內容規劃原則探討-以經營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facebook粉絲專頁為例 | 陳佳利 | 106年7月 |
張柏宥 | 社區工作與展覽實踐:「老街川流∙常民的腳印特展」之博物館誌 | 黃貞燕 | 106年7月 |
胡佳君 | 生活中的歷史-家屋、家族記憶與其詮釋與再現 | 黃貞燕 | 106年7月 |
郭偉望 | 大學博物館與大學生的新關係:「以國立臺灣大學假日兒童博物館活動為例」 | 黃貞燕 | 106年7月 |
林秋環 | 以藝術家為主體的展覽機制-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的案例研究 | 廖仁義 | 106年7月 |
林洛慇 | 新住民策展與導覽促進多元文化溝通之研究 以桃園市新住民學習中心為例 | 陳佳利 | 106年7月 |
葉庭君 | 美術館藝術教育課程規劃與兒童學習經驗-台北當代藝術館好玩藝術教室之「提姆老師的藝術小學堂」個案研究 | 陳佳利 | 107年1月 |
蔡佩琪 | 高齡志工導覽與操作互動展品:「以同安∙潮-新媒體藝術展為例」 | 陳佳利 | 107年1月 |
張廖 淳心 |
以食農教育為方法的環境教育-國立臺灣博物館「小小神農氏」與台灣好基金會「神農計畫」之比較研究 | 黃貞燕 | 107年1月 |
賀愛 | 地方美術館的設置與發展-以宜蘭美術館為研究案例 | 廖仁義 | 107年1月 |
劉臻 | 虛實交錯的博物館詩意:「純真博物館」的建構研究 | 張婉真 | 107年1月 |
吳蕙蓁 | 常民飲食文化展示中的集體記憶建議-以『好好吃:台灣飲食文化特展』為例 | 陳佳利 | 107年4月 |
蘇郁雯 | 水墨藝術的博物館展示及其鑑賞教育:以高雄市立美術館「旅新萬里情:黃光男的文人藝術」展覽為研究案例 | 廖仁義 | 107年5月 |
蕭亦文 | 以平面網頁設計還原博物館展示-以「以北藝大動員:進入我們的校史」網路特展為例 | 張婉真 | 107年5月 |
吳玟潔 | 博物館人權教育之代間學習研究-以「綠島人權之路:青年體驗營」為例 | 陳佳利 | 107年6月 |
許芝萍 | 清代臺灣物產知識探索 | 陳其南 | 107年7月 |
陳焯盈 | 再現新界物件與社會:屏山文物徑的例子 | 王嵩山 | 108年1月 |
許越如 | 當代展覽敘事的多模態隱喻研究-以「近未來的交陪:2017蕭壠國際當代藝術節」為例 | 張婉真 | 108年1月 |
葉萱萱 | 「北廠開門!」-臺北機厰文史守護聯盟的公民參與及遺產詮釋 | 黃貞燕 | 108年2月 |
黃潔 | 常設展與博物館定位:以國立臺灣博物館「發現臺灣:重訪臺灣博物學與博物學家的年代」常設展為個案 | 張婉真 | 108年5月 |
周品華 | 博物館作為社會議題平台—以法國人類博物館特展《我們與他者:從偏見到種族歧視》為例 | 張婉真 | 108年5月 |
李寶蘭 | 韓國國立亞洲文化殿堂「圖書館公園」研究—Larchiveum類型展覽的亞洲文化研究再現 | 張婉真 | 108年6月 |
李庭儀 | 食物、在地知識與當代展演—以基隆八斗子漁村為例 | 黃貞燕 | 108年6月 |
江岱軒 | 戲說歷史:探究兒童觀眾於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戲劇導覽之歷史學習經驗 | 陳佳利 | 108年7月 |
翁翊瑄 | 從歷史教師的教育觀點探討國家人權博物館之展示與遺址的教育性 | 陳佳利 | 108年7月 |
文欣薇 | 電影、戲院、大眾娛樂生活—以新竹市1950-1960年代為例 | 黃貞燕 | 108年7月 |
趙苙宇 | 蘭納文化在國家與地方館舍的詮釋比較:以清邁國家博物館和清邁古城博物館區為例 | 王嵩山 | 108年7月 |
黃凱蘭 | 新自由主義時代地方博物館的空間性:以蘭陽博物館為例 | 王嵩山 | 108年7月 |
蔡宜璇 | 音樂應用於博物館人權教育活動之研究—以國家人權博物館第七屆青年人權體驗營為例 | 陳佳利 | 108年7月 |
謝宇婷 | 當代藝術中的創傷再現與觀眾詮釋—台北當代藝術館《羅莎的傷口》個案研究 | 陳佳利 | 108年8月 |
張育君 | 記憶所繫之屋-以桃園大溪「古裕發」修復再利用為例 | 黃貞燕 | 108年8月 |
王韻茿 | 展示、社會性與文化實踐:以加拿大西北海岸屋密斯塔文化中心為例 | 王嵩山 | 108年9月 |
李文媛 | 歷史、記憶與當代實踐:以賴和音樂節的理念與實踐為例 | 黃貞燕 | 108年9月 |
吳晨晟 | 中國油畫修復人才培育制度與方法研究 | 岩素芬 | 109年1月 |
林芷柔 | 博物館之聲音蒐藏、詮釋與應用-以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愛聽臺灣100年」系列為例 | 黃貞燕 | 109年1月 |
曾譯嫻 | 文化資產的地域性:以金、九礦業遺產與九份金礦博物館為例 | 黃貞燕 | 109年1月 |
林琮穎 |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實境遊戲中青年族群社交與學習經驗之研究 | 陳佳利 | 109年1月 |
姚贊薪 | 老店與生活中的歷史-以大稻埕波麗路餐廳為例 | 黃貞燕 | 109年2月 |
陳妍君 | 博物館、劇場與社區參與:以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2018-2019年「文化劇場」為例 | 黃貞燕 | 109年2月 |
曾祥宇 | 後博物館、文化地圖與地方知識生產-以「新店溪遊記-地圖工作坊」為例 | 黃貞燕 | 109年2月 |
陳又真 | 聽損成人觀眾參與博物館活動之研究-以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傾聽科學攝影工作坊」為例 | 陳佳利 | 109年7月 |
余佩軒 | 煤礦業文化認同、社群參與和博物館行動-以臺灣煤礦民間博物館為例 | 黃貞燕 | 109年7月 |
林麗雯 | 探討博物館人面對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感知與風險意識 | 劉德祥 | 109年7月 |
李佳蓓 | 科學展示中的藝術參與-以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島嶼浮塵:PM2.5視界》特展為例 | 張婉真 | 109年7月 |
王譯慧 | 美術館兒童教育志工培訓與經驗之研究:以臺北市立美術館兒童藝術教育中心為例 | 陳佳利 | 109年10月 |
林易萱 | 新加坡國家美術館的後殖民實踐:常設展《在宣言與夢想之間:自十九世紀起的東南亞藝術》之研究 | 廖仁義 | 110年1月 |
曹洛 | 自然與人,在二分法之外—當代博物館以藝術展覽再現人類世議題之實踐 | 張婉真 | 110年1月 |
何平 | 博物館展示中的女性角色與女性觀眾認同之「對話」:以《安妮與阿嬤相遇,看見女孩的力量》特展為例 | 陳佳利 | 110年2月 |
廖唯筑 | 義大利威尼斯藝術史知識的詮釋-威尼斯學院美術館典藏常設展之研究 | 廖仁義 | 110年5月 |
黃詠純 | 當代藝術中「人與非人」的詮釋與策展實踐:2019亞洲藝術雙年展《來自山與海的異人》的個案研究 | 張婉真 | 110年7月 |
張佳琳 | 臺灣御宅族的蒐藏文化——以模型/玩具蒐藏者社群為例 | 李子寧 | 110年8月 |
陳亞柔 | 大眾記憶與戰爭歷史書寫——以國立歷史博物館「二戰下的臺灣人」特展為例 | 黃貞燕 | 110年8月 |
陳之曦 | 地方學、菜市場與地方生活:以北投市場為例 | 黃貞燕 | 110年8月 |
郭冠廷 | 故宮跨專業團隊與榮民的文化行旅:《故宮‧藝想世界》計畫之設計理念與實踐經驗 | 陳佳利 | 111年1月 |
葉家妤 | 刺青文化於美術館的再現與觀眾解讀之研究——以高美館《TATTOO刺青—身之印》展為例 | 陳佳利 | 111年1月 |
郭惠珍 | 社會議題、社會溝通與博物館:以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迫力‧破力:戰後臺灣社會運動特展」為例 | 黃貞燕 | 111年2月 |
林昱伶 | 當代藝術展覽中的原民性:以《大山地門當代藝術展》為例 | 張婉真 | 111年8月 |
陳盈儒 | 國立臺灣美術館《共時的星叢》的電影影響與展覽敘事 | 張婉真 | 111年9月 |
謝佳均 | 原住民族接觸史、困難歷史與當代議題展示的跨文化對話——以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常設展為例 | 陳佳利 | 111年9月 |
高郁媗 | 博物館、非政府組織與移工議題倡議:合作策展中的博物館行動主義 | 陳佳利 | 111年9月 |
林沁儀 | 公立博物館「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執行經驗 國立歷史博物館個案研究 | 廖仁義 | 112年1月 |
陳蘊如 | 藝術展演中的白色恐怖與人權教育─《回到判決的那一天:陳武鎮藝術創作展》學習單設計與觀眾研究 | 陳佳利 | 112年5月 |